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双双超700万辆,同比均增长30%左右,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37.5%。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增速分别高达79.3%和84.2%,成为拉动整体新能源汽车增长的重要力量。不过,在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产品盲目求大的现象,应引起警惕。
大电池。现在不少车企推出的纯电车型,动辄宣称续驶里程超700公里、超800公里,甚至超1000公里,其必要性有多少,值得商榷。如果不是基于技术进步而导致的电池能量密度提高,单靠多装电池达到高续驶里程,不仅增加车辆自重,也会增加能耗,违背了行业发展的初衷。况且,多装电池还会增加车辆生产成本。不如将这部分成本省下来让利于消费者,或许能更好地促进相关车型销量的提升。
应该看到,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在国家政策引导和社会资本投建下,我国充换电基础设施正越来越完善。与新能源汽车推广期间相比,目前消费者的“续驶里程”焦虑,早已变为“补能方不方便”的担忧。因此,车企没必要靠盲目堆电池来增加续驶里程,而应着力于整车技术水平的高质量提升。毕竟,在动力电池技术取得革命性突破之前,这种“负重前行”不仅会给车企带来更大的成本负担,还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和驾乘体验。
8月14日,在金华市金东区江东镇的浙江创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数字化车间内,自动化流水线在生产新能源汽车的电驱系统设备。徐昱摄(新华社)
大屏幕。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汽车圈刮起了大屏风。国产车、合资车甚至豪华车,都往车里塞大屏。有的车型夸张到整个仪表盘都变成了一块巨大的屏幕,看着一个个挺酷炫的,充满了科技感和时尚感,但这么做就真的好吗?
大并不意味着好。“数字化不是看谁家屏幕更大,代码更长……现在不少车企的产品提供大屏幕,这可能会分散司机的注意力,导致事故。”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就直言不讳地指出,消费者选车应关注车辆性能和安全配置,而非仅追求大屏幕、大彩电、大沙发等表面配置。甚至令人怀疑,那些所谓的“大”,实际上是在用“堆料”遮掩自身创新力的不足。
当前,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电动化和智能化变革浪潮澎湃,但这并不等于车企在产品设计研发中就要盲目求大。无论何时,汽车的第一属性依然是交通工具。好不好开,是否有驾驶乐趣和驾乘品质,是否足够安全可靠和绿色智能,才是车企需要创新的锚定点,新能源汽车也不例外。
经济日报(作者杨忠阳),原标题《新能源汽车配件不应盲目求大》
来源: 经济日报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成员 网址收录40406 企业收录2984 印章生成243811 电子证书1088 电子名片62 自媒体7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