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问 -
如何看待参与者和观察者的关系?
易中天
童老师又讲到了这个参与者和观察者的关系。所谓观察者,就是局外人;参与者,就是局中人。童老师希望我们把它辩证地统一起来,这其实操作起来很困难。
逻辑上有一个麻烦,就是当你参与得不投入的时候,你不可能是真正的参与者,而你一旦参与得很投入的时候,你就很难成为观察者。那么这个出出进进,怎么方便?
童世骏
非常好的一个问题。我想说的是,这恰恰是文科它永远不会被计算机,不会被人工智能所代替,也不会被whatever所代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因为我们人生活在生活世界当中,生活世界是和意义、认同、规范等等打交道。我们在生活世界当中,确实是像易老师讲的作为参与者,你参与得越深,其实你很难跳出来,但是这个只是对于普通人来说。
对学者来说,我们的学术训练就是让你能够进行这种出入于日常生活世界的能力。如果有了这种能力,那么你既可以像生活世界当中的参与者那样,对这个生活世界有真切的理解,看到这个交通规则,你不会像个外星人一样搞不清楚怎么红灯亮了,为什么车都停下来了。你只有作为一个参与者你才会知道,这里面有约定在里面。
但是,你也不会只是像一个部落当中的原住民一样。在哪个时间空间里面生活,你就只具有哪个时间空间的理解能力,认识能力就不会。你要有一种出入于你所研究的对象的本领,这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易中天
谢谢,童老师用一个交通规则的问题帮我们解决了。可惜我不会开车,由于不会开车被我的外孙女嫌弃,因为她爸爸、妈妈、外婆都会开车,我既不会开车,也不会开电视。她四岁的时候跟我说:“外公啊外公,你真是太笨了,可是我非常爱你。”
童世骏
最后一个是参与者的表达,前面是观察者的表达。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成员 网址收录40405 企业收录2984 印章生成241926 电子证书1086 电子名片61 自媒体67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