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Robotaxi是未来出行主攻方向
既然车企做出行如此艰难,那么是否还有必要继续?对此,纪雪洪表示,对于车企来说,共享出行平台的存在还是有价值的,一方面可以帮助消化部分车辆,另一方面继续探索新的出行模式。
在技术进阶和降本的需求下,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被业内视为共享出行平台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包括车企及科技公司在内,多家企业正致力于开发大规模自动驾驶车队。优步、Lyft等网约车巨头自不必说,特斯拉的Robotaxi项目也在推进中。在今年2月的财报电话会议上,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透露,特斯拉的Robotaxi服务有望在今年年底前登陆美国多个城市,其中今年6月将率先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市推出。
在国内,有“自动驾驶出租车第一股”之称的如祺出行从2022年10月开始推出有人驾驶网约车与Robotaxi服务商业化混合运营的出行平台,目前已在广州、深圳等地开启Robotaxi商业化示范运营。T3出行也于2022年在苏州开启了自动驾驶商业化试运营,且牵头与30多家合作伙伴成立中国第一个自动驾驶生态运营联盟——鳌头联盟。背靠上汽集团的享道出行,同样早早上线自动驾驶服务,在上海、苏州、深圳等地开启运营Robotaxi车队。
曹操出行近期同样入局。今年2月底,曹操出行宣布上线自动驾驶平台“曹操智行”,在苏杭两地开启Robotaxi运营试点,投放搭载吉利最新智驾系统的车辆。据曹操出行首席执行官龚昕透露,借助吉利集团的制造优势,曹操智行将在2026年推出兼顾成本与体验的完全定制Robotaxi车型,并预计单车制造成本将大幅低于行业同类车型,大大降低自动驾驶车辆的普及难度。据了解,特斯拉此前公开表示,其Robotaxi成本将低于3万美元,国内Robotaxi企业的单车成本也大多对标这一价格。如果曹操智行单车成本较特斯拉有较大降低,成本优势将非常明显。
另外,百度、文远知行、小马智行等均在加快推进Robotaxi业务。以百度旗下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为例,截至2025年1月,萝卜快跑累计为公众提供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订单超过900万单。自2025年2月,萝卜快跑已在全国范围实现100%的无人驾驶运营。
不过,Robotaxi的商业化目前仍在初始阶段,市场参与者仍在探索及优化商业模式,短期内实现大规模商业化仍面临技术、运营、法规等多重挑战。仅就技术而言,纪雪洪指出,Robotaxi需要满足国家法律法规要求,技术上要达到L4级自动驾驶水平,但目前来看,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进展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快,可能要2030年之后才能真正规模化推广。
另外,车企出行平台依赖第三方聚合平台是不争的事实。就记者本身的体验和观察来看,很多消费者并不会特意下载车企的出行平台APP,而是通过百度、高德、滴滴等APP来打车,它们整合了诸多网约车平台,其中也包括车企的出行平台。这样一来,流量主动权并不掌握在车企手中,而是由类似滴滴这样的聚合平台来掌控流量,为了获取更多订单,车企需要向其支付佣金。以曹操出行为例,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其支付给第三方聚合平台的佣金分别为2.77亿元、3.22亿元、6.67亿元。这也是车企出行平台难以盈利的原因之一。
“如果自动驾驶汽车达到L4级水平,则会给行业带来变革。在这个过程中,车企是有机会布局自动驾驶出租车赛道的。当然,肯定也面临挑战。”纪雪洪表示。
未来,基于Robotaxi的自动化服务体系会逐渐取代传统的网约车模式,颠覆整个出行市场吗?让我们拭目以待。
文:张冬梅 编辑:万莹 版式:王琨
给小编加个鸡腿!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成员 网址收录40406 企业收录2984 印章生成244862 电子证书1089 电子名片62 自媒体76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