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产品、制造等各个方面,问界新M7 Ultra都展现出了在价值竞争维度更成熟且深入的思考,而这种思考正在让如今深陷恶性价格内卷的国内汽车市场,看到走出泥潭的希望与方向。
能当国民SUV的,也可以是豪华新能源产品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今年比去年竞争更激烈。但无论多激烈的竞争,市场最终都会用实打实的数据分出高低。根据汽车垂直平台车主之家的数据,在1-4月全国TOP10销量排行榜中,共有2款豪华车型,其中一款外资品牌车型,另一款是中国品牌车型——问界新M7。
智能化时代的用户思维,是创造式的思维
如今,电动化、智能化技术不仅带来了汽车形态的变化,也在重塑用户的需求。传统燃油车技术已极为成熟,企业只需要保证用户现有的体验维度足够高水平即可,但智能电动时代,技术日新月异,只满足用户现有体验维度远远不够,高水平的企业懂得通过提供高价值的全新场景体验,来激活用户对新技术、新功能的内在需求。
就智能化而言,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追求更便利的驾乘体验都是汽车产品最核心的追求之一,智能化给驾乘体验带来了新机遇。
此前很长一段时间,智驾主要是用于提升某款新车乃至整个品牌形象定位,由于技术不成熟、价格过于高等各种因素,智驾对一台智能汽车的销量贡献是很小的,甚至是负的。一言蔽之,智驾更多是一个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价值的花瓶功能。
但问界新M7开始让智驾真正成为刺激新车销量增长的关键力量,大量用户就是因为智驾才选择问界新M7。《报告》显示,到今年4月,问界新M7智驾总里程超过9946万公里,相当于环中国自驾游2617次,其中城区智驾总里程超过932万公里。
在此之前,是摸索成长阶段,问界新M7在行业内没有可供借鉴的双智成功案例的情况下,必须作为先行者自己去摸索和试探用户的反应;在此之后,是成熟引领阶段,问界新M7 Ultra让卷价值而非卷价格的“问界模式”开始向行业全面示范。
其一,无论是技术、功能还是体验的创新,都要建立在深刻了解用户的基础上,这是态度层面的问题。例如,余承东曾在问界新M7 Ultra开启预售前发起投票,调研用户对问界M7焕新版最期待的升级点。
其二,在经过市场验证后,对于被用户高度认可的智能化体验,需要车企重点关注。目前,问界新M7搭载的华为智驾已经是行业天花板水平,而问界新M7 Ultra在没有真正有威胁的对手的情况下,仍然选择继续不断升级和完善。
其三,近几年很多新能源品牌在新车量产问题尚未彻底解决时就启动预售乃至宣布上市,这导致新车上市与交付间的间隔长达数月乃至更久。虽然如此操作有助于品牌更早展开营销攻势,第一时间吸引用户乃至投资者,但一旦后续迟迟无法交付,将容易引发用户不满,伤害品牌形象。
从问界新M7 Ultra开始,鸿蒙智行告别“产能爬坡”,迎来“火箭发射”式交付,背后所体现的是华为强大的体系力。为了围绕生产制造搭建体系能力,华为不仅自身耗费大量资金投资了新生产线,也通过合作开发、驻厂协调等方式,统筹了整条产业链上的资源,实现了效率最大化。
结语
其实,如果将时间视野放大到最近两三年,可以看到的是,问界新M7这一路,并不是一个永远幸福的梦幻童话故事,这款如今的国民SUV,在诞生初期也有过销量承压的阶段。
只是,与其他很多在压力下逐渐被市场边缘化的车型不同,从问界M7到问界新M7,再到刚刚上市的问界新M7 Ultra,背靠华为的这款车乃至问界品牌,正是懂得通过自我革新、尊重用户,才得以从豪华新能源SUV市场最初摸爬滚打的一名“学生”,成长为能给智能电动汽车市场提供优秀发展模板的一位“老师”。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成员 网址收录40406 企业收录2984 印章生成244378 电子证书1088 电子名片62 自媒体73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