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车和出口市场有望持续上量
2023年,天然气重卡无论是销量还是同比增速,均领涨各细分领域。按照目前行业对天然气重卡需求趋势的判断,2024年我国天然气重卡仍将处于强势上量的机遇期。
对此,海通证券指出,由于天然气重卡具备更低的运营成本优势,未来该车型的市场渗透率将逐年提升。2024年,天然气重卡销量有望达到29万辆,市场渗透率达27%;招商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也提到,预计2024年,天然气重卡销量为28万辆,市场渗透率有望达27%左右。
对于2024年天然气重卡市场预期,各大主流重卡企业也普遍看好。陕汽重卡认为,由于运费持续低迷,油气价差预期稳定,天然气重卡有望持续实现对柴油车型结构性替代。中国重汽预测,2024年天然气重卡全年销量或将达23万~25万辆,市场占比有望达到3成。其中,长途标载运输、煤炭运输、砂石料运输、快递快运及危险品运输等细分领域,将是天然气重卡的重点应用场景。
此外,从各家卡车企业年会展出的新品不难发现,大马力、长续驶已成为天然气重卡的重要标签。其中,陕汽发布的德龙X6000旗舰版700马力(约合522kW)天然气车型,刷新了燃气重卡大马力行业记录;解放动力发布的6SX116升燃气机,覆盖530~666马力(约合395~497kW)范围;同时,基于续驶里程、补能便捷性、装载效率等方面的考量,不少重卡企业还通过增大气瓶容积、采用双气瓶甚至三气瓶的设计,进一步提高天然气储备量,从而增加车辆续驶里程。不仅如此,包括一汽解放、中国重汽、陕汽重卡等企业均推出CNG LNG双燃料车型,从而兼顾长续驶和经济性,更好地帮助用户降本增效。
除了争相竞逐牵引车领域,不少商用车企业还在中、轻卡市场布局燃气车产品。包括解放JH6、J6L等天然气载货车的推出,以及福田汽车、江淮汽车等主流轻卡品牌在工信部新车公告中增加燃气车型的比例,无不表明天然气车型正从单一品类向全品系延伸,这将有利于燃气车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可以预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天然气车型在动力性、续驶里程以及产品丰富度上都将有显著提升。除此之外,天然气商用车这一细分领域的竞争也势必更加激烈。
旺盛的出口需求,同样是推动2023年商用车销量增长的主力。在业内人士看来,2024年,商用车在海外市场仍大有可为。福田汽车预测,受益于自主品牌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和海外需求持续释放,2024年商用车出口量将在8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14%。其中,重卡出口量预计在28万~30万辆,同比增长12%~15%。一汽解放也表示,商用车海外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公司将积极布局海外市场,通过全系列产品覆盖、拓展增量市场、开拓合作渠道等方式进行全方位布局。
有行业专家指出,海外出口是我国商用车行业一大增量市场,也是商用车企业的重要战场。目前,我国商用车已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尤其是国产重卡在品质上已得到大幅提升,并且在新能源、智能网联等领域取得一定先发优势,能够对海外重卡形成较强的竞争性替代,市场增长空间较大;在客车领域,由于我国大中型客车在技术、成本及供应链上具有国际竞争优势,因此2024年大中型客车海外出口将保持增长态势。其中,欧美、拉美、东南亚等地区在环保政策加严等因素的驱动下,新能源公交车需求有望大幅提升,这也给我国新能源公交客车“出海”提供了绝佳机遇。
与此同时,借助商用车出口的“东风”,中国商用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也将加快“走出去”的步伐。2024年,我国商用车行业有望实现出口量和出海生态建设“双开花”的良好局面,从而进一步提升中国商用车在世界舞台的竞争力。
新能源商用车提速增质
自动驾驶加快商业化落地
我国商用车全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以新能源化和智能化为主的技术变革也在不断向纵深发展,给产业带来结构性发展机遇。
“在‘双碳’目标指引下,我国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不断提升,如今已在同城配送、城市建设、市政环卫、港口、矿山等特定场景普及应用。近年来,政府陆续出台支持政策,推动智能网联和新能源商用车大规模推广。在这样的背景下,新能源化和智能网联化已成为商用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将为商用车市场带来新的增量。”在陕汽重卡2024年商务年会上,陕汽控股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周相强如是说道。
2023年,尽管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退出,但商用车新能源化发展势头依旧未减。展望2024年,行业普遍认为,我国商用车新能源化、智能化进程将进一步提速。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商用车是汽车电动化的“下半场”。在乘用车进入市场驱动阶段后,要把电动化的重点放在商用车领域,加快推动其新能源化进程。进入2024年,商用车新能源化、智能化将加速转型。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夕勇也指出,伴随着公共领域全面电动化政策实施以及购置税减免等补贴政策的调整,新能源商用车将逐步向增质提速的方向发展。进入2024年,新能源商用车增速预计突破40%。
有证券公司预测,受益于公共领域电动化试点政策的实施,2024~2025年,新能源商用车年均销量将增加3万辆左右。再加上重点行业环保治理和碳达峰要求带动的2万辆短途运输牵引车需求,预计2024年新能源商用车将增加5万辆更新置换需求,同比增长5成以上。
其中,在轻型商用车领域,新能源车型的市场渗透率有望实现大幅提升。一方面源于需求端的预期改善;另一方面源于供应端推出越来越多具备竞争力的产品,也就是说从供需两个方面都在推动市场向新能源化方向迈进。在福田汽车看来,随着三电成本的下降以及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新能源轻型货车的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2024年预计市场渗透率在12%~15%之间。
在智能化方面,随着技术成熟度不断提升,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等创新智能技术有望在2024年逐步落地,为商用车企业提供新的增长曲线。另外,工信部、公安部等4部门于2023年12月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更是释放出大力发展高级别自动驾驶的信号,为自动驾驶卡车产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这将有利于车企和零部件企业选择高性价比、高安全性以及更具商业化可行性的技术路线,企业的产品将迅速从研究型向应用型转变,由此开启高阶自动驾驶卡车商业化落地的快速通道。
存量市场竞争加剧
把握机遇、加速变革
总体来看,政策及市场因素助推下的结构性替代需求,将是2024年商用车市场的主要增量;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以及海外市场的爆发也将为行业带来新机遇。
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商用车行业正步入存量竞争阶段。2024年,商用车企业之间的博弈势必会进一步加剧。不仅如此,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多变性,以及技术路线的不确定性、商业模式的进阶等,都是摆在商用车企业面前的难题。对于它们而言,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积极洞悉行业趋势、准确把握战略机遇、应对产业变革和挑战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此,多家商用车企业均表示,把握未来趋势才能把握未来,企业只有着眼于变革与创新,才能在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从技术和产品创新层面来看,中国商用车市场正加速向高端化、定制化、新能源化、网联化转型。在此背景下,商用车企业应以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技术变革为抓手,加大相关产品的研发力度,提升产品竞争力;随着高效智能物流时代的到来,以及客户年轻化、平台化的共同影响,需求端对车辆的品质和经济性均提出了更高要求,车企应洞悉市场趋势,推出更加适合市场需求的高端化车型;同时,要提升差异化竞争能力,加大数字化技术在商用车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
新的技术变革也带来了商业模式和业态的转变。对于商用车企业来说,今后其关注点不能仅局限于新能源、智能网联产品本身,还要注重产品背后的生态建设,携手产业链上下游伙伴深耕技术创新、加强标准建设,利用业态创新,构建从能源端到金融、汽车产业、后市场等整个生态运营链条,为经销商、用户、合作伙伴以及整个产业赋能。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独立研究者曹广平认为,自主商用车品牌在海外迎来了难得的市场拓展机会。对于自主卡车品牌而言,一定要珍惜这一机遇期,不应仅将目光放在销量增长上,还要时刻关注车辆能否满足出口市场需求,以及如何面对国际舞台的竞争,如何长期、可持续地将产品和品牌运营好,着力提升国际视野,做好在海外市场的本土化和多元化布局。
文:李亚楠 编辑:孙伟川 版式:刘晓烨
给小编加个鸡腿!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成员 网址收录40406 企业收录2984 印章生成243663 电子证书1088 电子名片62 自媒体7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