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发布会上,还是在后面的采访当中,长城都反复强调:
为越野车进行分级,不是因为越野车有好坏之分,而是针对用户的使用场景,有明确的适合和不适合。
“假如用户驾驶不适合的越野车,去进行某些极端状况的越野,本质上是有风险的。”
而我从一个用户的角度来说,目前市面上的车型——尤其是最近两年异军突起的“方盒子”车型,因为都具备硬派的外观,厂家在宣传的时候往往也会偏向越野场景。普通消费者难免会觉得:
有四驱、离地间隙高、长得很硬派,就叫越野车。
用户觉得“它能越野”,和它真能保障在越野时的安全,其实是两码事。
而推出越野分级,就可以让用户自己根据使用场景去进行对照。长城始终认为:越野的维度上,永远安全第一,这无论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都是一种责任。
采用纵置双电机混联架构的Hi4-Z,配备3挡DHT和无级变速。为了成为一台纯电续航能力更强的“泛越野车”,Hi4-Z将会配备一块60kW·h的大电池,具备234Wh/kg能量密度,最大充电功率为163kW。
而为了给这块电池腾出地方,长城为Hi4-Z打造了全球首款最短的纵置3挡混动构型——比单挡DHT还要短20%,更可以在轻量化上再进一步;性能方面,它可以实现200公里以上的WLTC纯电续航,以及达到4秒级的零百加速。
此外,长城还介绍Hi4-Z 这套系统能够做到零百加速“有电4秒级、没电5秒级”,在亏电工况下的性能和有电一样强劲。“毫无疑问,这就是新能源泛越野车的最优解。”
正如当下猛龙月销过万,用户对于越野产品的需求,其实就是在安全的前提之下,不断收获惊喜。
去做越野分级,并不是为了彰显“我比别人好”,整个分级标准其实是面向所有越野车产品而普适的,为什么非要做这件事?
“我们必须让用户在购买一台越野车之前,知道自己到底想干什么。”长城认为,说清楚是自己的使命,因为不说清楚就有可能为用户带来风险。
这让我联想到最近魏建军的一些采访内容频频上热点,对他进行负面评价的人其实断章取义为多,而如果真正把他的采访全程看完,应该都能读懂他想说的话:
敬畏规则,敬畏技术,敬畏越野。
这次基于敬畏而令人振奋的技术发布会,亦正是长城在当下车市的写照:
什么叫越野?为什么要攀那些最为陡峭的山峰?
越野就是:看别人看起来已经没有路的时候,依然有能力——在路尽头,再走出一步。
(END)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成员 网址收录40405 企业收录2984 印章生成241737 电子证书1079 电子名片61 自媒体64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