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媒体 > 科技科学 > 三菱为何总被传“退出中国”?
三菱为何总被传“退出中国”?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2025-04-09 11:02:37
111
管理

小众汽车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日子,越来越难了。

近日,有消息称某日系合资品牌即将退出中国市场,生产线产能将转作为同集团自主品牌代工。随后,有消息指向该品牌为广汽三菱,称其将出售长沙工厂,用于生产广汽埃安的电动汽车。对此,广汽三菱回应称:消息不实,没有接到任何关于“三菱退出中国”的通知。

这已经不是三菱第一次被传“退出中国”了。早在2020年,三菱汽车首席执行官加藤隆雄就曾表示计划缩减在中国市场的投入,将重心转移到了东盟市场。彼时就有三菱将退出中国市场的传言传出。

图片来源:广汽三菱官方网站

尽管官方再次否认传闻,但广汽三菱目前深陷困境也是事实。

数据显示,广汽三菱设计产能20万辆,2022年实际产能只有3.55万辆,产能利用率仅17.75%。目前,广汽三菱几乎成为合资车企中销量最低的品牌。以刚刚过去的2月为例,欧蓝德销量为311辆,劲炫ASX销量为14辆,而奕歌更是仅卖出5辆。

从实际表现来看,坚称不会退出中国市场似乎并没有太大的说服力。

“跌跌不休”

事实上,三菱与中国结缘甚早,三菱的技术对中国自主品牌早期的发展也曾起到重要作用。包括比亚迪、长城、东风、华晨、北汽、吉利、长安等国内车企都用过三菱发动机或使用过三菱的技术。三菱甚至因此获得过“国产教父”的头衔。

2012年,广汽三菱由广汽集团和三菱汽车各出资50%成立,并一度受到市场认可。

2016年,广汽三菱国产第三代欧蓝德上市,在随后的2017~2019年三年间,广汽三菱迎来最为“高光”的时刻,分别实现销量11.73万辆、14.4万辆以及13.3万辆。

广汽三菱也曾定下2020年产销30万辆的销量目标。但在2020年,广汽三菱实际销量跌至7.5万辆,下滑幅度高达43.62%。

值得注意的是,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在2020年应对危机时,曾推出“分而治之”的战略。该分工战略将对全球市场进行地域划分,联盟的合作伙伴将在各自负责区域内主导业务开展。其中,日产主打中国和美国市场,雷诺主打欧洲市场,三菱主打东南亚等市场。在这样的布局之下,中国市场显然已经不再是雷诺、三菱的重点。随后,雷诺已淡出中国市场,三菱在中国市场走向边缘化似乎也不足为奇。

2021年,广汽三菱销量进一步下跌至6.6万辆,同比下滑11.99%。2022年,广汽三菱跌幅扩大至49.13%,销量仅剩3.3万辆。

直至2023年,广汽三菱销量下滑的趋势仍毫无改观。根据广汽集团披露的2023年2月产销快报,广汽三菱2月销量仅330台,同比下滑90.91%,1-2月累计销量1498台,同比下滑79.86%。

广汽三菱官网显示,目前该品牌共有4款车型在售,燃油车包括全新欧蓝德、新劲炫、奕歌以及进口车L200,新能源车型则只有一款阿图柯。

这其中,广汽三菱唯一的主力产品仅有欧蓝德。

事实上,在2022年11月,广汽三菱曾推出全新欧蓝德。“作为三菱汽车全球品牌战略的关键产品,它会为三菱品牌在中国乃至全球市场开创新纪元。”彼时,广汽三菱总经理山本贤一朗对这款车型的市场表现寄予厚望。不过从市场表现来看,2022年12月,全新欧蓝德的销量为2456辆,2023年1~2月销量仅为1926辆。这样的成绩,显然未达到预期。

营收腰斩

目前,广汽集团旗下埃安发展势头强劲,“两田”(广汽丰田、广汽本田)也有不错的市场表现,而广汽三菱却明显拖了后腿。

根据3月30日广汽集团发布的2022年度业绩报告,广汽集团合并口径营业总收入约1100.06亿元,同比增长约45.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80.68亿元,同比增长约10.00%。净利润增速大幅慢于营收的增速。

分季度来看,广汽集团2022年四个季度的净利润分别为30.09亿元、27.42亿元、23.12亿元、601.83万元,全年净利润在逐季下滑。与此同时,毛利率为5.43%,出现0.63个百分点的同比下滑。

财报显示,2022年广汽的资产减值损失达到30.23亿元,比2021高出约24亿元;信用减值损失为6.35亿元,比2021年高出约5亿元。而合资公司广汽三菱去年计提了15亿元的资产减值是重要的原因。

2022年,广汽三菱在广汽菲克之后也陷入困境。广汽三菱2021年营业收入还有82.7亿元,2022年直接腰斩降到42.56亿元。截至2022年末,广汽三菱资产总额59.61亿元,负债总额高达59.54亿元,净资产仅剩约700万元。广汽三菱的减值加上公司其他减值,甚至导致广汽四季度的净利润下滑至了601.83万元,净亏损2.31亿元。

淘汰加剧

目前,汽车市场的现状是: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迅猛,传统燃油车普遍出现销量下滑。在燃油车下行背景之下,原本较为小众的传统汽车企业生存愈发艰难。

事实上,伴随汽车市场洗牌加剧,近年来已经出现了一些合资品牌经营难以为继的现象。包括铃木、菲亚特、雷诺、DS、讴歌、Jeep等品牌已经相继退出中国市场。

在去年10月底,广汽集团方面官宣广汽菲克破产申请。在宣告破产之前,广汽菲克也经历了持续多年的销量萎靡、利润亏损等状况。

今年以来,价格战持续为汽车市场施压,身处弱势地位的汽车品牌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而在电动化领域,广汽三菱并没有太多布局,这也导致其丢失了原本的阵地之后,无法抓住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速增长的红利。

有观点认为,价格战的结束往往以尾部企业的出清为标志。以 2018 年价格战为例,力帆、众泰、猎豹、韩系、法系等弱势品牌落败,销量持续走低,市场份额向头部集中。而这一轮价格战,也会使身处弱势地位的车企生存现状更为艰难。

在新能源车企不断挤压燃油车生存空间的背景下,弱势合资品牌销量下滑趋势不可逆转,这也会加速其退出市场的步伐。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三菱被反复传言“退出中国”也就不足为奇了。

作者:刘珊珊

0
点赞
赏礼
赏钱
0
收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 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617470285 邮箱:617470285@qq.com
相关文章
豪华汽车品牌降价风暴持续,自主品牌车企“慌”吗?..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林梦雪】近日,关于一二线豪华车品..
E周车闻 | 大众计划三年内降低人员成本,博世携手途虎发布润滑油和制动新品..
整车快讯9家车企获智能网联汽车试点资格6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
小米汽车销量连续下跌,两周减少了22%!什么原因?
每经编辑:黄胜根据中国市场新势力品牌销量榜单统计,小米汽车的销量连续..
价格战愈演愈烈,这8款车降幅2万—13万
不少网友后台留言,车市最近怎么这么消停,价格战结束了?远远没有!只不..
BBA价格“崩盘”,传统豪车加速溃败
近日,“太突然!宝马、奥迪价格大跳水,跌幅超过50%!”相关话题冲上热..
长城汽车秀出三大旗舰!内卷中,如何保持纯粹的热爱?..
本次重庆车展期间,各位大佬在论坛发言引发了不小的舆论反响,不少媒体抓..
本田×索尼新车现身国内!溜背+大屏,能逆袭小米吗?..
索尼本田移动公司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注册了新纯电品牌Afeela首款轿车的..
卷出世界级品牌,还是劣币驱逐良币?汽车大佬们吵疯了,“卷”的终点是什么..
每经记者:王琳 每经编辑:张海妮汽车界的“卷”也延伸到了行业论坛上。..
离目标还远着!蔚来汽车2024年真的过得好吗?
2024年差不多过了一半,蔚来汽车近期公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以及五月份..
关于作者
冷冷的太阳..(普通会员)
文章
1192
关注
0
粉丝
0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签到排行

成员 网址收录40405 企业收录2984 印章生成241836 电子证书1086 电子名片61 自媒体66074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9035174号-7
0
0
分享
请选择要切换的马甲:

个人中心

每日签到

我的消息

内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