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ChatGPT「开眼了」。
4 个月前发布 ChatGPT 最初就只支持文本输入和文本输出,也就是进行文字聊天。然而在 GPT-4 发布之后,ChatGPT 甚至可以看懂一些梗图,并解释「梗」在哪。但 GPT-4 升级远不止如此。
美国当地时间 3 月 14 日,OpenAI 正式发布了多模态大型语言模型 GPT-4。OpenAI 在介绍中表示,虽然 GPT-4 在许多现实世界场景中的能力不如人类,但在各种专业和学术基准上表现出人类水平的表现。
与 ChatGPT 发布之初基于的 GPT-3.5 大模型相比,OpenAI 宣称 GPT-4 拥有更强的语言理解能力,在准确度上有了显著提升,虽然还无法解决「胡说八道」的问题,但出现概率已经降低了 60%。
此外,GPT-4 的训练语料库还停留在 2021 年 9 月之前,但对科学、医学、法律等特定领域进行了知识面的扩充,不仅能在美国统一律师资格考试中取得前列成绩,在奥赛、GRE 等考试均取得了很高的分数,甚至 SAT 成绩——可以理解为美国高考成绩——已经超过了 90%的考生,跨过哈佛、斯坦福等名校的门槛。
图/必应
就如 OpenAI CEO 山姆·阿特曼所说,GPT-4 仍然存在缺陷,但它有明显的改进,相比以前的模型不仅幻觉减少、偏见减少,还更有创意。
另外据 OpenAI 官网介绍,摩根士丹利、多邻国、By My Eyes 等 6 个企业客户已经率先使用了 GPT-4,其中大概也包括微软。
微软和 OpenAI 又前进了一大步早在今年 2 月,就有传闻称微软将在当时尚未发布的 Bing 上集成 GPT-4。事实证明的确如此,Bing 团队在 GPT-4 正式发布后就表示:
我们很高兴确认 New Bing 基于 GPT-4 运行,这是我们为搜索定制的。如果您在过去五周内的任何时间使用过新版 Bing,那么您已经体验过这个强大模型的早期版本。随着 OpenAI 对 GPT-4 及更高版本的更新,Bing Chat 也将从中受益。
事实上,微软德国技术总监也在上周提前透露了 OpenAI 将在本周发布 GPT-4。而 OpenAI 过去两年还与微软一起从头设计了一台专用于语言训练的超级计算机,GPT-4 就是跑在这台超级计算机上训练出来的。
再考虑到 2019 年的十亿美元投资和今年年初的数十亿美元投资,微软和 OpenAI 很大程度上已经绑为一体。而 GPT-4 的正式推出再次确立了微软和 OpenAI 在生成式 AI 上的领先,开发者 Pietro Schirano 就表示:「我不在乎它是不是通用人工智能,GPT-4 是一项令人难以置信的变革性技术。」
图/Twitter
与此同时,ChatGPT 的巨大成功一方面已经吸引了大量的商业应用,包括微软的 Bing Chat,同时也为微软 Azure 云计算平台拉来了大量客户,为微软继续力挺 OpenAI 进行大量的研发和资金投入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这样的强强联合,国产 ChatGPT 们还有希望吗?
国产大模型的差距又被拉大了?时至今日,没有人会怀疑 ChatGPT 以及大语言模型的重要性了,包括科技部部长王志刚也在几周前重点谈到了 ChatGPT,指出就像踢足球都是盘带和射门,但要做到梅西那么好很难:
ChatGPT 在技术进步上,特别是保证算法的实时性与算法质量的有效性上,非常难。
换句话说,开发一个类似 ChatGPT 的对话机器人不难,但要实现 ChatGPT 同等水平的自然语言理解能力以及实时性,难度极高。
在国内一众宣称正在开发类 ChatGPT 中,只有阿里、腾讯、百度对大语言模型进行了大规模且长期的投入,而且百度也是三家之中对于 AI 倾注心血和时间最多的一家。可以说,从技术实力上,百度是目前最有希望在大语言模型上追赶 OpenAI 的中国公司。
图/百度
日前,百度也已经宣布将于 3 月 16 日下午召开文心一言发布会,如果顺利,文心一言将成为国内大公司推出的第一个类 ChatGPT 产品。不过据 WSJ 报道,百度从年前就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类 ChatGPT 的开发,包括春节假期期间,甚至将原计划的支持中英双语缩减为专注中文。
在算力、资金、技术等方面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指望百度一举追上甚至超越 OpenAI 不现实。而且随着谷歌开放 PaLM API(5400 亿参数量的业界顶尖模型),以及 GPT-4 的进一步升级,大幅提高了通用版 GPT 的门槛,留给后来者的机会也越来越小。
但一方面,不管是 OpenAI 还是谷歌对中文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再加上网络和法规等诸多因素,注定很难在国内直接大规模落地,百度等国内公司如果能在中文上追平甚至超越 OpenAI,也不失为一种可行路径。
另一方面,围绕大语言模型和生成式 AI 的商业模式还有大量的未知,OpenAI 和百度一样需要不断地进行商业化尝试。百度此前宣布包括魅族、携程、兴业银行、美通社等 400 多家企业将首批接入文心一言生态,意图明显希望极大地扩展生成式 AI 的用户群体,除了考虑生态的建立,可能也是提前抢占中国更广泛用户的心智。
当然,在文心一言真正推出落地之前,很难评判它的真正实力和潜力。而且可以预见,文心一言将不可避免地被用来与 ChatGPT 进行对比,届时才是检验百度在大语言模型和生成式 AI 实力的时刻。
题图来自 OpenAI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成员 网址收录40406 企业收录2984 印章生成243801 电子证书1088 电子名片62 自媒体72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