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2023中国汽车论坛上,16家车企联合签署《汽车行业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承诺书》,其中一条“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内容,引起了网络的一片热议。
要知道,这样的手段,让那些没有时刻关注汽车市场行情的消费者,更加关注汽车消费市场,同时也让本来周期很长的购车决策,变得更加“遥遥无期”。而且,通常宣传的价格看上去确实挺划算的,但实际上,不少优惠活动都是只针对库存车辆、特定配置,有的甚至即便没有限时补贴,终端上同样存着相近的价格优惠。
可以看出,中汽协的出发点是好的,国内的汽车市场发展要的是一种稳定的发展,稳定比一切都重要。价格战不会长久,汽车企业应该着眼长远,在产品技术、质量、服务、品牌力等方面多下功夫,致力于高质量发展。
但车企也应该明白,市场是自由开放的,只要严格遵守相关法规,自主定价、公平竞争,也是可以通过降价来扩大市场占有率。譬如特斯拉,在设计、制造、供应链乃至销售和营销环节,都通过创新和技术手段,进一步降低成本从而在定价上拥有绝对的优势。这对于国内的一众新势力以及传统车企来说,还是极具参考和借鉴意义的。
国内汽车市场进入下半场,这场突围的游戏变得越来越激烈,这是生死存亡之战。因此,不少品牌会将市场份额看得比短期利润更加重要,毕竟站不稳脚跟随时会被淘汰。优胜劣汰,是市场永恒不变的法则,只有经过这样充分甚至有些残酷的竞争,国内汽车市场才会完成“洗牌”,形成新的格局。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关注“车域无疆”,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成员 网址收录40406 企业收录2984 印章生成243745 电子证书1088 电子名片62 自媒体72028